给定长为 n 的整数序列 a。 您可以对这个序列进行若干次(可以为 0 次)操作,每次操作形如: 选定满足 1≤i,j≤n 的下标 i 和 j,将 a i 赋值为 a i +1,同时将 a j 赋值为 a j −1。i 和 j 不能相同。 求使得前缀和之和等于后缀和之和的最小操作次数。 也就是说,令 s i =a 1 +a 2 +⋯+a i ,t i =a i +a i+1 +⋯+a n ,有 s 1 +s 2 +⋯+s n =t 1 +t 2 +⋯+t n 。 注意,a i 可以变为负数。 输入格式 第一行一个整数 n。 第二行用空格隔开的 n 个整数,表示 a 序列。 输出格式 输出一行一个整数表示最小操作次数。 若无解,输出 −1。


问题重述 给定一个长度为 n 的整数序列 a,可以进行若干次操作,每次操作选择两个不同的下标 i 和 j,将 a_i 加 1,同时将 a_j 减 1。目标是使得前缀和之和等于后缀和之和,即: \[ \sum_{k=1}^n s_k = \sum_{k=1}^n t_k \] 其中: - \( s_k = a_1 + a_2 + \dots + a_k \)(前缀和) - \( t_k = a_k + a_{k+1} + \dots + a_n \)(后缀和) 要求求出最小的操作次数,如果无解则输出 -1。 初步分析 1. 前缀和之和与后缀和之和的关系: - 前缀和之和:\( S = \sum_{k=1}^n s_k = \sum_{k=1}^n \sum_{i=1}^k a_i \) - 后缀和之和:\( T = \sum_{k=1}^n t_k = \sum_{k=1}^n \sum_{i=k}^n a_i \) 可以证明 \( S = T \): - \( S = \sum_{k=1}^n (n - k + 1) a_k \) - \( T = \sum_{k=1}^n k \cdot a_k \) - \( S = T \) 等价于 \( \sum_{k=1}^n (n - k + 1 - k) a_k = 0 \),即 \( \sum_{k=1}^n (n - 2k + 1) a_k = 0 \) 2. 操作的性质: - 每次操作将 a_i 加 1,a_j 减 1,因此整个序列的总和 \( \sum_{k=1}^n a_k \) 是不变的。 - 我们需要调整 a 使得 \( \sum_{k=1}^n (n - 2k + 1) a_k = 0 \)。 3. 最小操作次数: - 每次操作可以看作是将一个单位的“值”从 a_j 转移到 a_i。 - 我们需要计算初始的 \( \sum_{k=1}^n (n - 2k + 1) a_k \),然后通过操作将其调整为 0。 - 操作的最小次数等于需要调整的“值”的总量除以 2(因为每次操作可以调整 2 个单位,一个加一个减)。 解题步骤 1. 计算初始的 \( D = \sum_{k=1}^n (n - 2k + 1) a_k \)。 - 如果 D 不为 0,我们需要通过操作调整 a 使得 D 变为 0。 - 每次操作可以选择 i 和 j,将 a_i 加 1,a_j 减 1,因此 D 的变化量为: \[ \Delta D = (n - 2i + 1) \cdot 1 + (n - 2j + 1) \cdot (-1) = (n - 2i + 1) - (n - 2j + 1) = 2(j - i) \] - 每次操作可以调整 D 的值为 \( 2(j - i) \)。 - 为了将 D 调整为 0,我们需要找到一系列操作使得这些 \( 2(j - i) \) 的和等于 -D。 2. 最小操作次数: - 观察到每次操作的 \( \Delta D \) 是偶数(因为 \( 2(j - i) \)),因此如果初始 D 是奇数,则无解(输出 -1)。 - 如果 D 是偶数,我们需要找到最少的操作次数使得这些操作的 \( \Delta D \) 之和为 -D。 - 最优策略是每次尽可能调整最大的 \( \Delta D \): - 最大的 \( \Delta D \) 是当 i = 1 和 j = n 时,\( \Delta D = 2(n - 1) \)。 - 最小操作次数是 \( \lceil |D| / (2(n - 1)) \rceil \),但需要验证是否可以精确匹配。 3. 验证是否可以精确匹配: - 如果 D 是 0,则不需要操作(输出 0)。 - 如果 D 不为 0: - 如果 D 是 \( 2(n - 1) \) 的倍数,则操作次数为 \( |D| / (2(n - 1)) \)。 - 否则,需要检查是否可以分解为多个操作的组合。 结论 - 计算 \( D = \sum_{k=1}^n (n - 2k + 1) a_k \)。 - 如果 D 为 0,输出 0。 - 如果 D 不为 0: - 如果 D 是奇数,输出 -1(无解)。 - 如果 D 是偶数,输出 \( |D| / 2 \)(因为每次操作可以调整 D 的绝对值为 2 的倍数,最小操作次数是 \( |D| / 2 \))。 代码实现 ```python n = int(input()) a = list(map(int, input().split())) D = 0 for k in range(1, n + 1): D += (n - 2 * k + 1) * a[k - 1] if D == 0: print(0) else: if D % 2 != 0: print(-1) else: print(abs(D) // 2) ``` 额外需要注意的逻辑点 1. 计算 D 时,k 的取值是从 1 到 n,因此 a 的索引是 k-1。 2. 每次操作可以调整 D 的绝对值为 2 的倍数,因此最小操作次数是 \( |D| / 2 \)。 3. 如果 D 是奇数,无法通过操作调整到 0,因此无解。 [2025-05-25 17:27:01 | AI写代码神器 | 1329点数解答]
- c++ 给定一个序列 (a_1, a_2, ..., a_n), 定义序列中的一个递增三元组是指三个下标 i, j, k 对应的三个元素 a_i, a_j, a_k,这三个元素满足 a_i < a_j < a_k。 例如序列 (1, 1, 4, 3, 2, 4) 有以下 4 个递增三元组: 1. 下标 1, 4, 6 对应的 1, 3, 4; 2. 下标 1, 5, 6 对应的 1, 2, 4; 3. 下标 2, 4, 6 对应的 1, 3, 4; 4. 下标 2, 5, 6 对应的 1, 2, 4。 注意,可能有下标不同但对应数值相同的三元组,他们应当算成不同的三元组。 给定序列,请问序列中一共有多少个不同的递增三元组。 输入格式 输入第一行包含一个整数 n,表示序列的长度。 第二行包含 n 个整数 a_1, a_2, ..., a_n,表示给定的序列。 输出格式 输出一行,包含一个整数,表示序列中的递增三元组数量。请注意答案可能很大,可能超过 32 位二进制整数的范围,建议使用 64 位二进制整数。 样例输入 6 1 1 4 3 2 4(742点数解答 | 2025-02-25 18:35:56)188
- c++ 给定一个序列 (a_1, a_2, ..., a_n), 定义序列中的一个递增三元组是指三个下标 i, j, k 对应的三个元素 a_i, a_j, a_k,这三个元素满足 a_i < a_j < a_k。 例如序列 (1, 1, 4, 3, 2, 4) 有以下 4 个递增三元组: 1. 下标 1, 4, 6 对应的 1, 3, 4; 2. 下标 1, 5, 6 对应的 1, 2, 4; 3. 下标 2, 4, 6 对应的 1, 3, 4; 4. 下标 2, 5, 6 对应的 1, 2, 4。 注意,可能有下标不同但对应数值相同的三元组,他们应当算成不同的三元组。 给定序列,请问序列中一共有多少个不同的递增三元组。 输入格式 输入第一行包含一个整数 n,表示序列的长度。 第二行包含 n 个整数 a_1, a_2, ..., a_n,表示给定的序列。 输出格式 输出一行,包含一个整数,表示序列中的递增三元组数量。请注意答案可能很大,可能超过 32 位二进制整数的范围,建议使用 64 位二进制整数。 样例输入 6 1 1 4 3 2 4(631点数解答 | 2025-02-25 18:40:05)135
- 给定长为 n 的整数序列 a。 您可以对这个序列进行若干次(可以为 0 次)操作,每次操作形如: 选定满足 1≤i,j≤n 的下标 i 和 j,将 a i 赋值为 a i +1,同时将 a j 赋值为 a j −1。i 和 j 不能相同。 求使得前缀和之和等于后缀和之和的最小操作次数。 也就是说,令 s i =a 1 +a 2 +⋯+a i ,t i =a i +a i+1 +⋯+a n ,有 s 1 +s 2 +⋯+s n =t 1 +t 2 +⋯+t n 。 注意,a i 可以变为负数。 输入格式 第一行一个整数 n。 第二行用空格隔开的 n 个整数,表示 a 序列。 输出格式 输出一行一个整数表示最小操作次数。 若无解,输出 −1。(1329点数解答 | 2025-05-25 17:27:01)135
- 给定长为 n 的整数序列 a。 您可以对这个序列进行若干次(可以为 0 次)操作,每次操作形如: 选定满足 1≤i,j≤n 的下标 i 和 j,将 a i赋值为 a i+1,同时将 a j赋值为 a j−1。i 和 j 不能相同。 求使得前缀和之和等于后缀和之和的最小操作次数。 也就是说,令 s i=a 1+a 2+⋯+a i,t i=a i+a i+1+⋯+a n,有 s 1+s 2+⋯+s n=t 1+t 2+⋯+t n。 注意,a i可以变为负数。 输入格式 第一行一个整数 n。 第二行用空格隔开的 n 个整数,表示 a 序列。 输出格式 输出一行一个整数表示最小操作次数。 若无解,输出 −1。c++(532点数解答 | 2025-05-25 17:27:47)156
- 题目(description): 卫星导航系统(如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实时获取位置、速度、时间等时空信息,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气象测报、通信授时、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应用层面,卫星导航系统一般以报文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其中$gprmc是常用报文之一,基本的格式如下: $gprmc,<1>,<2>,<3>,<4>,<5>,<6>,<7>,<8>,<9>,<10>,<11>,<12>*hh <1> utc时间,hhmmss.sss(时分秒.毫秒)格式 <2> 定位状态,a=有效定位,v=无效定位 <3> 纬度ddmm.mmmm(度分)格式 <4> 纬度半球n(北半球)或s(南半球) <5> 经度dddmm.mmmm(度分)格式 <6> 经度半球e(东经)或w(西经) <7> 地面速率(000.0~999.9节) <8> 地面航向(000.0~359.9度,以正北为参考基准) <9> utc日期,ddmmyy(日月年)格式 <10> 磁偏角(000.0~180.0度,前面的0也(385点数解答 | 2025-01-08 03:43:54)291
- 题目(description): 卫星导航系统(如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实时获取位置、速度、时间等时空信息,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气象测报、通信授时、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应用层面,卫星导航系统一般以报文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其中$gprmc是常用报文之一,基本的格式如下: $gprmc,<1>,<2>,<3>,<4>,<5>,<6>,<7>,<8>,<9>,<10>,<11>,<12>*hh <1> utc时间,hhmmss.sss(时分秒.毫秒)格式 <2> 定位状态,a=有效定位,v=无效定位 <3> 纬度ddmm.mmmm(度分)格式 <4> 纬度半球n(北半球)或s(南半球) <5> 经度dddmm.mmmm(度分)格式 <6> 经度半球e(东经)或w(西经) <7> 地面速率(000.0~999.9节) <8> 地面航向(000.0~359.9度,以正北为参考基准) <9> utc日期,ddmmyy(日月年)格式 <10> 磁偏角(000.0~180.0度,前面的0也(346点数解答 | 2025-01-08 03:46:29)285
- c++程序:给定六个正整数 h 1 , h 2 , h 3 h 1 ,h 2 ,h 3 以及 w 1 , w 2 , w 3 w 1 ,w 2 ,w 3 ,请构造出一个 3 × 3 3×3 的正整数方阵,使得: 方阵内的数均为正整数; 对于上起第 i i 行中的三个整数,满足:它们的和与 h i h i 相等; 对于左起第 i i 列中的三个整数,满足:它们的和与 w i w i 相等。 请求出满足条件的构造方案数。 输入 输入第一行包含六个正整数 h 1 , h 2 , h 3 , w 1 , w 2 , w 3 h 1 ,h 2 ,h 3 ,w 1 ,w 2 ,w 3 ( 3 ≤ h 1 , h 2 , h 3 , w 1 , w 2 , w 3 ≤ 3 0 ) (3≤h 1 ,h 2 ,h 3 ,w 1 ,w 2 ,w 3 ≤30) 。 输出 输出一个整数代表方案数。(875点数解答 | 2024-11-13 16:38:24)150
- 写一个时间复杂度小的c++程序:给定六个正整数 h 1 , h 2 , h 3 h 1,h 2,h 3以及 w 1 , w 2 , w 3 w 1,w 2,w 3,请构造出一个 3 × 3 3×3 的正整数方阵,使得: 方阵内的数均为正整数; 对于上起第 i i 行中的三个整数,满足:它们的和与 h i h i相等; 对于左起第 i i 列中的三个整数,满足:它们的和与 w i w i相等。 请求出满足条件的构造方案数。 输入 输入第一行包含六个正整数 h 1 , h 2 , h 3 , w 1 , w 2 , w 3 h 1,h 2,h 3,w 1,w 2,w 3( 3 ≤ h 1 , h 2 , h 3 , w 1 , w 2 , w 3 ≤ 3 0 ) (3≤h 1,h 2,h 3,w 1,w 2,w 3≤30) 。 输出 输出一个整数代表方案数。(708点数解答 | 2024-11-13 16:45:15)181
- c++描述 一天,一个画家在森林里写生,突然爆发了山洪,他需要尽快返回住所中,那里是安全的。 森林的地图由R行C列组成,空白区域用点“.”表示,洪水的区域用“*”表示,而岩石用“X”表示,另画家的住所用“D”表示,画家用“S”表示。 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每一分钟画家能向四个方向移动一格(上、下、左、右)。 2.每一分钟洪水能蔓延到四个方向的相邻格子(空白区域)。 3.洪水和画家都不能通过岩石区域。 4.画家不能通过洪水区域(同时也不行,即画家不能移到某个格子,该格子在画家达到的同时被洪水蔓延到了,这也是不允许的)。 5. 洪水蔓不到画家的住所。 给你森林的地图,编写程序输出最少需要花费多长时间才能从开始的位置赶回家中。 输入描述 输入第一行包含两个整数R和C(R,C<=50)。 接下来R行每行包含C个字符(“.”、“*”、“X”、“D”或“S”)。 地图保证只有一个“D”和一个“S”。 输出描述 输出画家最快安全到达住所所需的时间,如果画家不可能安全回家则输出“KAKTUS”。 用例输入 1 3 3 D.* ... .S. 用例输出 1 (1384点数解答 | 2025-03-16 17:33:49)259
- # U397461 平衡划分 ## 题目描述 体育课一共有 $N$ 名同学,且同学们排成一队,每个同学都有一个体力值 $A_i$ 。 所以同学们可以被看做一个含有 $N$ 个正整数的序列 $A_1,A_2,\ldots,A_N$ 。 现在老师要带大家做游戏了,游戏需要分为把同学们分为三组,为了游戏的公平性,需要每组同学的体力值之和都完全一致, 并且每组组内的同学的位置要为连续的一段。 换句话说,你需要选择两个整数 $L,R$ ,使得 $A_1$ 到 $A_L-1$ 的和等于 $A_L$ 到 $A_R$ 的和 等于 $A_R+1$ 到 $A_N$ 的和 , $(2\le L \le R \le N-1)$ 请问老师能否完成一个公平的分组? ## 输入格式 第一行一个正整数 $T$,表示数据组数。 对于每一组数据,第一行输入一个正整数 $N$,表示序列长度。 第二行输入 $N$ 个正整数 $A_1, A_2, \ldots, A_N$,含义见题面。 ## 输出格式 可以则输出`YES` ,否则输出`NO` ## 输入输出样例 #1 ### 输入 #1 ```(692点数解答 | 2025-06-18 19:19:39)86
- 一个 5×6 的迷宫样例如下: 要求给出从起点(1,1)到终点(3,4)的路径。 为了处理方便,保证最外圈全都为障碍物。 扩展到一般情况,一个 m×n 的迷宫,要求输出从起点(1,1)到终点(m-2,n-2)的路径。 测试实例保证路径是唯一的。 该题要求自行设计一个栈来做。如果设计的是顺序栈,则保证栈的大小不超过 200 个元素。 输入 第一行为两个整数 m 和 n,表示 m×n 的迷宫。 接下来有 m 行,每行有 n 个数(n 个数之间用空格间隔,值 = 0 表示可以通行,值 = 1 表示为障碍物) 输出 输出从起点到终点的路径,每个坐标占一行,坐标间的行号和列号用一个空格间隔。具体格式可参考样例。c++ 源代码(732点数解答 | 2024-11-03 02:34:53)342
- 描述 给定一个 n × n 的矩阵,在其上进行若干次操作。每次操作,你可以将一个 k × k 的连续子矩阵里的所有数全部加上1或者全都减去1。 初始时,矩阵中有 m 个位置上的数不为 0 ,其他位置上的数均为 0。请问至少需要多少次操作,可以将矩阵中的所有数字都变为 0。 格式 输入 第一行三个整数 n, m, k 分别表示矩阵大小、非零格数和每次修改的连续子矩阵大小。 接下来 m 行,每行三个整数 x, y, z 表示初始时矩阵的第 x 行第 y列上的数为z 。 输出 一行,一个整数,表示最少操作次数。特别地,如果无法使矩阵中所有数都变为0,输出-1.(360点数解答 | 2024-10-24 14:05:14)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