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选取一幅图像。可以选择任何一幅图像,无论是彩色还是黑白的,大小也没有限制。 2.将该图像数据导入MATLAB,并对其进行(15,11)汉明码编码。汉明码是一种纠错码,可以检测和纠正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在这一步中,需要使用matlab的编码函数来生成多项式自定。 3.将编码后的数据进行16qam调制。QAM是一种数字调制技术,可以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在信道中进行传输。在这一步中,需要使用MATLAB的调制函数来生成QAM星座图,并设置传码率和载波频率等参数。 4.将已调制信号送入信噪比为10dB的AWGN信道。AWGN信道是一种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常用于模拟无线传输中的噪声干扰。在这一步中,需要使用MATLAB的信道函数来模拟AWGN信道。 5.将经过信道后的接收信号进行滤波、解调及译码等处理,以恢复出原图像。在这一步中,需要使用MATLAB的解调函数来解调接收信号,并使用译码函数来译码汉明码,最终得到原始图像数据。 6.检查恢复出的图像有无误码。在这一步中,需要使用MATLAB的比较函数来比较原始图像数据和恢复出的图像数据,以检查是否存在误码。


以下是实现上述步骤的MATLAB代码: ```matlab % 1. 选取一幅图像 image_path = 'your_image.jpg'; % 替换为你自己的图像路径 original_image = imread(image_path); % 转换为灰度图像,方便处理 if size(original_image, 3) == 3 original_image = rgb2gray(original_image); end % 2. 将图像数据导入MATLAB,并进行(15,11)汉明码编码 image_data = im2double(original_image); image_data = reshape(image_data, 1, []); % 将图像数据展平为一维向量 % 生成(15,11)汉明码的生成矩阵 hamming_generator = hamming(15, 11); % 对图像数据进行分组编码 encoded_data = []; for i = 1:11:length(image_data) % 取出11位数据 data_block = image_data(i:min(i+10, end)); % 如果不足11位,补零 if length(data_block) < 11 data_block = [data_block, zeros(1, 11 - length(data_block))]; end % 进行编码 encoded_block = mod(data_block * hamming_generator, 2); encoded_data = [encoded_data, encoded_block]; end % 3. 将编码后的数据进行16QAM调制 % 设置传码率和载波频率(这里简单设置) symbol_rate = 1; % 传码率 carrier_frequency = 10; % 载波频率 % 进行16QAM调制 modulated_signal = qammod(encoded_data, 16); % 4. 将已调制信号送入信噪比为10dB的AWGN信道 snr = 10; % 信噪比为10dB received_signal = awgn(modulated_signal, snr); % 5. 将经过信道后的接收信号进行滤波、解调及译码等处理,以恢复出原图像 % 进行16QAM解调 demodulated_data = qamdemod(received_signal, 16); % 对解调后的数据进行分组译码 decoded_data = []; for i = 1:15:length(demodulated_data) % 取出15位数据 data_block = demodulated_data(i:min(i+14, end)); % 如果不足15位,补零 if length(data_block) < 15 data_block = [data_block, zeros(1, 15 - length(data_block))]; end % 进行译码 decoded_block = hammingdec(data_block, 15, 11); decoded_data = [decoded_data, decoded_block]; end % 恢复图像 image_size = size(original_image); recovered_image = reshape(decoded_data(1:prod(image_size)), image_size); recovered_image = uint8(recovered_image * 255); % 6. 检查恢复出的图像有无误码 error_count = sum(sum(original_image ~= recovered_image)); if error_count == 0 disp('恢复出的图像没有误码。'); else disp(['恢复出的图像存在 ', num2str(error_count), ' 个误码。']); end % 显示原始图像和恢复图像 subplot(1,2,1); imshow(original_image); title('原始图像'); subplot(1,2,2); imshow(recovered_image); title('恢复图像'); ``` 额外需要注意的逻辑点 1. 在进行汉明码编码和解码时,要注意数据的分组处理,确保每组数据长度符合要求,不足的部分需要补零。 2. 16QAM调制和解调的参数要保持一致,否则会导致解调失败。 3. 在检查误码时,要确保原始图像和恢复图像的大小和数据类型一致,避免因类型不匹配导致的错误判断。 [2025-06-12 15:00:49 | AI写代码神器 | 924点数解答]
- P3631[NOIP2003 普及组] 乒乓球 普及- 字符串 NOIp 普及组 模拟 2003 标准IO 传统题 时间限制 1000ms 内存限制 256MB 通过/尝试次数 411/1121 来源 洛谷 题目背景 国际乒联现在主席沙拉拉自从上任以来就立志于推行一系列改革,以推动乒乓球运动在全球的普及。其中 11 11 分制改革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一部分球员因为无法适应新规则只能选择退役。华华就是其中一位,他退役之后走上了乒乓球研究工作,意图弄明白 11 11 分制和 21 21 分制对选手的不同影响。在开展他的研究之前,他首先需要对他多年比赛的统计数据进行一些分析,所以需要你的帮忙。 题目描述 华华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分析,首先将比赛每个球的胜负列成一张表,然后分别计算在 11 11 分制和 21 21 分制下,双方的比赛结果(截至记录末尾)。 比如现在有这么一份记录,(其中 W W 表示华华获得一分, L L 表示华华对手获得一分): WWWWWWWWWWWWWWWWWWWWWWLW WWWWWWWWWWWWWWWWWWWWWWLW 在 11 11 分制下,此时(675点数解答 | 2025-04-28 18:19:45)207
- 一是未充分调动干部自学积极性。尽管定期组织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关内容,但多以集中领学文件为主,未能有效引导个人自学,也缺乏多样化形式,导致干部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不足。二是学习研讨参与度不均衡。学习教育工作开展期间,部分领导干部发言积极,普通党员干部参与度不高,存在“旁观者”现象。研讨过程中,结合实际工作讨论不够紧密,未将规定精神有效融入日常业务,无法充分发挥学习指导实践的作用。三是问题查摆不够精准。部分党员干部问题查摆缺乏针对性,未结合自身岗位特点和工作实际,存在“通用问题多、个性问题少”的情况。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下步工作打算,要质量高的问题,最好可以让材料一遍过,领导不修改(767点数解答 | 2025-08-07 17:07:03)89
- c语言代码链表是软件中一种最基本的数据结构,它是用链式存储结构实现数据存储的线性表。它较顺序表(如数组)而言在插入和删除数据时不必移动其后的大批量元素。现在给你一些整数,然后会频繁地插入和删除其中的某些元素,会在其中某些时候让你查找某个元素或者输出当前链表中所有的元素。 本题要实现的功能是: 链表创建(函数:headnode *create() )。根据输入数据的顺序创建包含头结点的链表,新数据总是插入到链表首结点之前,如果原链表为空链表,则新结点作为链表首结点。 输出链表(函数:oprstatus show(headnode *head) )。将整个链表的数据依次输出。如果链表为空,则不能执行输出操作,返回枚举值“error”,否则输出链表数据,返回枚举值“ok”。 删除链表数据(函数:oprstatus delete(headnode *head, int i) )。删除链表中第i号元素,i从1开始计数。如果存在第i号元素,删除之并返回枚举值“ok”,否则无法执行删除操作,返回枚举值“error”。 插入数据(函数:oprstatus insert(headnode *h(534点数解答 | 2024-12-09 21:33:48)240
- c语言代码 链表是软件中一种最基本的数据结构,它是用链式存储结构实现数据存储的线性表。它较顺序表(如数组)而言在插入和删除数据时不必移动其后的大批量元素。现在给你一些整数,然后会频繁地插入和删除其中的某些元素,会在其中某些时候让你查找某个元素或者输出当前链表中所有的元素。 本题要实现的功能是: 链表创建(函数:headnode *create() )。根据输入数据的顺序创建包含头结点的链表,新数据总是插入到链表首结点之前,如果原链表为空链表,则新结点作为链表首结点。 输出链表(函数:oprstatus show(headnode *head) )。将整个链表的数据依次输出。如果链表为空,则不能执行输出操作,返回枚举值“error”,否则输出链表数据,返回枚举值“ok”。 删除链表数据(函数:oprstatus delete(headnode *head, int i) )。删除链表中第i号元素,i从1开始计数。如果存在第i号元素,删除之并返回枚举值“ok”,否则无法执行删除操作,返回枚举值“error”。 插入数据(函数:oprstatus insert(headnode *(609点数解答 | 2024-12-18 12:18:21)262
- 给定一个三位数,要求各位不能相同。例如, 352 352 是符合要求的, 112 112 是不符合要求的。将这个三位数的三个数字重新排列,得到的最大的数,减去得到的最小的数,形成一个新的三位数。对这个新的三位数可以重复上述过程。神奇的是,最终一定会得到 495 495! 试试看,重新排列 352 352,得到的最大数为 532 532,最小数为 235 235,它们的差是 297 297;变换 297 297,得到 972 − 279 = 693 972−279=693;变换 693 693, 962 − 369 = 594 962−369=594;变换 594 594, 954 − 459 = 495 954−459=495。因此,经过 4 4 次变换得到了 495 495。 现在,输入的三位数,你能通过编程得出,这个三位数经过多少次变换能够得到 495 495 吗? 输入格式 (167点数解答 | 2025-04-22 20:47:58)204
- 阅读代码完成填空1~7题 import numpy as np # 生成 1000 个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整数(均值 100,标准差 8) np.random.seed(42) num1 = np.random.normal( ______, 8, size=1000).reshape(-1,1). ______ #第1、2空 # 生成 1000 个 1 到 10 之间的随机整数 num2 = np.random.randint(1, ______, size=1000).reshape(-1,1) #第3空 # 合并数据 data = np.__________((num1, num2), axis=_________) #第4、5空 # 保存到 CSV 文件,数据间以逗号间隔,保存格式为整数%d np.savetxt("data.csv", data, delimiter="_________", fmt='%d',header="num1,num2", comments="") #第6空 # 读取 CSV 文(506点数解答 | 2025-03-23 14:32:14)204
- 阅读代码完成填空1~7题 import numpy as np # 生成 1000 个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整数(均值 100,标准差 8) np.random.seed(42) num1 = np.random.normal( ______, 8, size=1000).reshape(-1,1). ______ #第1、2空 # 生成 1000 个 1 到 10 之间的随机整数 num2 = np.random.randint(1, ______, size=1000).reshape(-1,1) #第3空 # 合并数据 data = np.__________((num1, num2), axis=_________) #第4、5空 # 保存到 CSV 文件,数据间以逗号间隔,保存格式为整数%d np.savetxt("data.csv", data, delimiter="_________", fmt='%d',header="num1,num2", comments="") #第6空 # 读取 CSV 文(116点数解答 | 2025-03-26 22:22:15)227
- 阅读代码完成填空1~7题 import numpy as np # 生成 1000 个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整数(均值 100,标准差 8) np.random.seed(42) num1 = np.random.normal( ______, 8, size=1000).reshape(-1,1). ______ #第1、2空 # 生成 1000 个 1 到 10 之间的随机整数 num2 = np.random.randint(1, ______, size=1000).reshape(-1,1) #第3空 # 合并数据 data = np.__________((num1, num2), axis=_________) #第4、5空 # 保存到 CSV 文件,数据间以逗号间隔,保存格式为整数%d np.savetxt("data.csv", data, delimiter="_________", fmt='%d',header="num1,num2", comments="") #第6空 # 读取 CSV 文(178点数解答 | 2025-03-26 22:26:30)268
- 搜索一下:1.内容 用visual c++ 6.0编程实现:首先任意输入一个大于2且小于10的整数n,再输入一个由n决定的二维整型数组(n×n)数据,形成n×n阶矩阵。接下来将矩阵中最大元素所在的行和最小元素所在的行进行对调,最后再将对调后的矩阵输出到屏幕上。 例如: 原始数据:n=4 结果数据: 1 2 3 4 8 11 14 16 3 5 9 10 3 5 9 10 8 11 14 16 1 2 3 4 15 2 7 6 15 2 7 6(648点数解答 | 2024-11-02 10:23:57)219
- A. 实验内容:用 NumPy 生成一组线性数据加点噪声训练线性回归模型画图观察模型的拟合效果。 任务: (1) 模拟线性数据(带噪声):y = 5x + 噪声(均值20, 标准差10),构成比较真实的线性关系数据。 (2) 数据划分:使用 train_test_split 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3) 模型训练与预测:通过 LinearRegression() 拟合模型并进行预测。 (4) 模型评估:使用均方误差(MSE)、均方根误差(RMSE)、R²决定系数来评价模型。 (5)结果可视化:使用散点图和预测回归线展示模型效果。 B. 实验步骤: (1)导入scikit-learn库,并使用 NumPy 生成x自变量数据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inearRegression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mean_squared_error,r2_score import numpy as np (651点数解答 | 2025-06-12 13:18:59)80
- . 计算机科学家和数学家经常使用 10 以外基数的进制系统。编写一个程序,允许用户输入一个数字和一个基数,然后打印出新基数中的数字。使用递归函数 baseconversion(num, base)打印数字。 提示:考虑基数 10。要获得基数 10 时最右边的数字,只需除以 10 后查看余数。例如,153 % 10 是 3。要获取剩余的数字,你可以对 15 重复该过程, 15 是 153 // 10。这个过程适用于任何基数。唯一的问题是要以相反的顺序得到数字(从右到左)。当 num 小于 base 时会发生递归的基本情况,输出就是 num。在一般情况下,函数(递归)打印 num // base 的数字,然后打印 num % base。你应该在连续输出之间放置一个空格,因为基数大于 10 时,会打印出多个字符的“数字”。例如, baseconversion(1234, 16)应打印 4 13 2。(198点数解答 | 2024-11-21 14:20:25)327
- . 计算机科学家和数学家经常使用 10 以外基数的进制系统。编写一个程序,允许用户输入一个数字和一个基数,然后打印出新基数中的数字。使用递归函数 baseconversion(num, base)打印数字。 提示:考虑基数 10。要获得基数 10 时最右边的数字,只需除以 10 后查看余数。例如,153 % 10 是 3。要获取剩余的数字,你可以对 15 重复该过程, 15 是 153 // 10。这个过程适用于任何基数。唯一的问题是要以相反的顺序得到数字(从右到左)。当 num 小于 base 时会发生递归的基本情况,输出就是 num。在一般情况下,函数(递归)打印 num // base 的数字,然后打印 num % base。你应该在连续输出之间放置一个空格,因为基数大于 10 时,会打印出多个字符的“数字”。例如, baseconversion(1234, 16)应打印 4 13 2。(499点数解答 | 2024-11-22 09:58:55)234